2017年4月26日 星期三

雙胞胎弟弟——劉鴻杰

劉鴻杰(1993年11月10日),台灣男子排球運動員,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競技系,現為企業排球聯賽MIZUNO男子排球隊球員,雙胞胎哥哥劉鴻敏同為排球選手。


小時候,我們和所有的雙胞胎一樣,穿著相同款式但不同顏色的衣服走在路上,讓大家都知道我們是雙胞胎;小時候,我們兩個小毛頭,有事沒事就坐在電視機前面,看著國外的職業球隊和國際賽轉播,幻想自己有沒有那麼一天也可以站在相同的舞台上,用自己的力量與他們一較高下。
原來,在不知不覺之中,站上世界的舞台早已成為了我們最大的夢想。
在去年一系列國際賽中我們都拿下了不錯的成績,從U23、世大運,到最後回到台灣在大家的見證之下拿下了隊史第一座亞俱盃冠軍。突然之間,蜂擁而至的報導開始一篇一篇的出現,大家都用「史上最強」、「黃金世代」來形容我們這批球員,用「驚奇之旅」來描述我們的旅程。但其實對我們來說,這或許更像是長久時間下來的一種肯定吧。
我們在高中的時候就接受著跟職業隊差不多強度的訓練,曾經有長達半年的時間都沒有在週末放過假,就更別說是回家了,我們只能在家人來學校探望我們的時候見到他們,其餘的時間都是在宿舍和球場中來回度過。不誇張,有幾次真的都快忘記自己的房間是長什麼樣子。
也就是在這個階段,我們開始懷疑起自己到底是為了什麼而努力,又為什麼要讓自己這麼累。還記得,教練在一次練習時拿出了籃球,要我們拿著它去練最基本的發球和高手,那陣子練起來真的滿肚子怨言,打起來手很痛,重量跟大小都不一樣也不好掌握,但一直到當我們再重新拿起排球時,卻突然發現自己手指的力量增加了,而排球也相對變輕了許多。
現在回想起來,雖然當時的訓練真的很辛苦也很嚴格,但至少我們看見了自己的成績,就算再怎麼辛苦也會努力想要在同屆之中拼個先發。累,就撐下來;不會,就硬練—就這樣天不怕地不怕的一路走了過來。一直到現在,當初最讓人感到有壓力甚至是抗拒的教練,卻變成了影響我們最深的人,從教練到朋友,聽起來俗氣,但他們也確實教會了我們在球場上的一切,也透過這些讓我們去了解那些以前從未想過的人生道理。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台電隊長——張秝芸

張秝芸是新人嗎?非也!就是「小毛」張禎尹啦!張秝芸是於企排七年加入,九年缺席一年,11年以229分寫下個人新高,並榮膺最佳主攻手,是台電女排隊隊長。練射箭反曲弓、就讀中正大學的弟弟張誌清,今和媽媽一起到球場幫她加油! 男子組方面,台電連勝之路依舊暢行無阻,雖然在第二局讓長力男...